Sunday, June 21, 2009

日誌|有感而發…

_MG_6791拷貝

最近很多事情,不管有沒有在我預期之內的,很像都發生了。事情發生事小,所造成的衝擊事大,因為這些事情發生之後,讓我知道我喜歡的我更喜歡了、我不喜歡的更不喜歡了。我不是想否定這感覺與事實,只是我想知道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感覺、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事實發生。


「我想要」這句話有很大的威力,「別人怎麼對你,就看你怎麼對人」這句話富有很深的函意。


小時候因為「我想要」一個玩具、一頓麥當勞,所以我會很認真把月考考好,長大了,因為「我想要」買一台相機,所以我可以為了相機少花一點錢,因為「我想要」,所以自然而然的會甘願的付出,沒有後悔、也沒有抱怨。


「別人怎麼對你,就看你怎麼對別人」,這句話可能連國小小學生,在寫作文的時候也會用上。但是很多時候,知易行難,縱使這兩句話大家都知道,可是大家也都只做到第一句話而已,「你為什麼這樣對我」、「你們為什麼都這樣」。這兩句話,可以感受到對於對方期望的落空甚至失望的感覺。但不可否認的,我們每個人一定會有私心的對某些人比較好、有些人就比較普通,甚至可能連普通都做不到。就同樣一句話、一個要求,從不同人的嘴巴說出來,感受就不相同,好朋友跟朋友不一樣、朋友跟同學又不一樣。而這些私心、這些感受,我想也是平常相處日積月累的感覺所造就的。如果覺得身邊的朋友,給你的感受常常跟你的預期有差距,請記得,要體諒對方,因為對方不是孔子的有教無類、也不是耶穌的神愛世人。現階段,保持一點距離,讓時間來淡忘對方不舒服的感覺,或許是比較妥當的方式,不用把這樣的事情看得太嚴重,沒有誰對誰錯,只是頻率不相同而已,頻率不相同,相處起來也不愉快,與其讓自己充滿了這些不愉快,倒不如再去尋找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。



P1050688拷貝

今天把之前就很想看的電影看完:「Ice Princess」,劇情描述,一位很喜歡溜冰的女孩,因為從小就受到媽媽「照著我說的就對了」的教育方式,為了符合媽媽的期待,考試都考一百分,每科科目都拿「A」,但他也因而必須隱瞞他對溜冰的熱愛,後來因為研究的關係,接觸了溜冰,他發現自己真的非常熱愛溜冰,因此,決定為自己而活,而不在只是活在媽媽的期待底下。為了溜冰,跟媽媽起了衝突;而為了能在比賽中得到好的名次,他還找了曾經欺騙(欺負)過他的教練當他的教練,當時為了說服這位教練當他教練,他告訴教練:


我必須這樣做(找這位教練當教練),因為也只有這樣做,如果之後輸了比賽,我才知道是我不夠好,而不是我不夠努力。


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,與最親近的家人鬧翻,並且和曾經最討厭的人為伍,這樣的精神,雖然在電影情節裡看似簡單,但是如果真的要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做到這一點,或許我們會覺得登天應該比較容易些。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,縱使困難很多、挫折也不少,那或許代表著:「只是我們的努力還不夠。」


沒有作不到/解決不了的事情或困難,只有不想作/不想解決的事情與困難....。


很像說的有點嚴重,其實我自己也作不到/作不好,真不該這樣大放厥詞才是^^,看照片好了(我發現lx3用手動模式拍夜景很像會過曝!!!)。

P10507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