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February 6, 2008

CASE 省思

入伍的這個月,雖然身體很忙,但腦袋卻是放空的,所以常常想想一些以前沒時間思考的問題。在一個機會下聽到坐在我旁邊的臨兵,談到在學生時代接case幫人寫網頁、寫程式,這正好讓我想到當初讓我搞的一個頭兩個大Case經驗,分享一點經驗、心得。

學生接case有分兩種:一種是自己與客戶直接接觸,沒有透過任何人做為媒介,這種case通常比較單純、也較無難度,畢竟客戶會自己找上學生,最重要的就是想省錢。所以只要有達到"表面"要求,應該就沒什麼大問題。所以這種case就不要在意安不安全、效率如何等問題,只要客戶說什麼就做什麼就對了。另外一種比較麻煩也較為複雜,就是透過一個對外窗口,窗口負責與客戶交涉,然後窗口在與學生接觸。這種case窗口如何將是左右案子是否能順利完成的主要關鍵,窗口如果有coding背景那就比較沒問題,但是如果窗口是"業務"背景的就要稍加注意了,因為很多事情都是要親自做過才知道到底有什麼難度、有什麼問題,所以如果是透過第二種方式接到case的,可能就需更加小心。以後是我覺得做case要先想過的問題:

認知case的背景:有些case是直接找學生,有些case則是公司吃不消或是收費太低公司可能把case分出去給一些個體戶,然後個體戶在找學生coding,前者的case就比較單純,客戶想要用最便宜的費用將需要的功能完成,所以通常要求也不會太高、太難。後者因為客戶會覺得他找公司,所以通常需求會比較有難度、要求相較之下也會比較高,這種案子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,還是少碰為妙,畢竟學生如了case還有課業甚至有的還有女朋友:P。

case的時間:一個case通常都會有個期限,但其中有可能有很多變數,例如需求增加、修改,或是做出來的成果不是客戶要的等等...。所以case會延後驗收、交付,接case是副業,所以case時間往後延,有可能就影響到學校的課業或是原訂的計畫等,這個變數也要考慮進去。

需求難度:case難度一個人能力而定,所以到底能不能完成客戶需求就只有自己最清楚,接外面的case不像學校課業寫不出來就不要交,頂多下學期再修一次而已,case寫不出來好一點的可能再給你時間把他寫出來重者賠款、走法院等都時有耳聞。

確認彼此的認知與看法:以程式設計師而言,可能接觸到的就是客戶以及窗口。為了保護自己要把一些規則再一開始就說清楚,更保險的方式是白紙黑字清楚的紀錄下來。需求該做多少可以驗收/結案、如果修改/新增需求時間/費用要怎麼計算、時間如果因需求的修改/新增而無法配合要有什麼因應措施、以什麼標準作為付費的基準等等...,其實最重要的是這一點,只要雙方認知、看法一致就已經可避免許多不必要且又廢神的爭執。

學生會想做case,除了可能有一筆不少的"薪水"外(相較於學校打工一個月四千、五千),更可證明自己的能力足以應付一些業界的需要。應懂得保護自己避免什麼好處都沒得到反而搞的一身腥。

 

HEMiDEMi 的標籤:,